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的位置: 主页 > BB视讯新闻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BB视讯:“無廢”理念融入城市生活

发布日期:2025-04-09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熔煉爐渣回收的銅精礦,相當於一座中型銅礦山的產量﹔以農作物秸稈為飼料喂養的小黃牛,質優價高﹔智能回收機前,居民熟練掃碼投放相關可回收物……

  近年來,安徽省以合肥、銅陵、馬鞍山等國家級“無廢城市”示范建設為引領,加快推動全省域“無廢城市”建設,標本兼治打好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攻堅戰。近日,記者走進銅陵、合肥等地,實地感受安徽經濟社會向綠而行、向新而變的澎湃動能。

  4月2日,記者走進銅陵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銅業分公司。選礦車間內機器轟鳴,傳送帶正在將冶煉車間產生的銅冶煉渣輸送到半自磨機內進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經過浮選后,再回爐進行二次提煉。

  “我們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建設渣選二期、多金屬回收等項目,將銅冶煉過程產生的固體廢物‘吃干榨淨’,實現銅礦石資源的二次利用。”銅陵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銅業分公司總工程師張志國表示,為提高銅冶煉渣銅回收率,該公司利用浸出、熔煉、電解等一系列技術的加持,使銅冶煉渣、銅陽極泥等這些過去難以處置、價值低下的冶煉廢棄物得到循環利用,從中進一步回收銅資源,並提煉出鉑、鈀等稀有金屬和大量金、銀。

  張志國介紹,該公司通過熔煉爐渣,每年可回收含銅品位20%的銅精礦15萬噸,相當於一座中型銅礦山的產量。

  此外,該公司新建的低溫余熱回收系統可回收硫酸生產過程中的低溫熱能用於發電,全廠余熱綜合回收可發電量最高達到2.3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減少12萬多噸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時,在處理固廢時無廢水外排,所有生產用水均循環利用﹔冶煉完成后的尾砂,外售給水泥廠作為水泥添加劑使用。

  在銅陵銅冠建安新型環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發現,該公司生產的新型低碳膠凝材料成品正在排隊裝車,用作銅陵有色集團冬瓜山銅礦井下膠結充填。

  “在同等條件下,新型低碳膠凝材料使用量約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用量的60%至70%,可為礦山充填降本約三分之一。”銅冠建安新型環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鞏瑞晨介紹,該公司以鋼鐵、熱電等行業產出的高爐礦渣、鋼渣等為主要原材料,經過破碎、粉磨,混合成為一種類似於水泥的膠凝材料,可替代傳統的硅酸鹽水泥用於礦山井下膠結充填。

  作為全國首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銅陵市在工業領域大力提高產業廢棄物利用水平,推動實現“變廢為寶”。該市通過構建“回收—處理—再利用”循環鏈條,開發出紙面石膏板、水泥緩凝劑等產品,2023年,全市固廢綜合利用率達87%。同時該市全面推進鋼鐵、冶煉等行業余熱利用,實施銅冶煉煙氣余熱利用等項目。截至目前,該市余熱、余壓、余氣“三余”發電裝機容量達48萬千瓦時,佔工業用電量的22.5%,每年為企業增加收益12億元以上。

  “吃進”作物秸稈,“吐出”生態板材……位於銅陵市樅陽縣的銅陵萬華禾香板業公司車間裡,每天都在上演著變廢為寶的“魔術”。

  近日,記者走進該公司生產車間。在原料倉庫裡,成捆的秸稈堆積如山。粉碎后的秸稈、枝丫被送入車間進料口,經過軋制等10多道工序,綠色環保型的板材緩緩產出。

  “我們以稻麥秸稈、枝丫等農林廢棄物為原材料制造生態板材,不含甲醛,秸稈摻比最高可達15%。”該公司董事長代慶洪說,項目每年轉化的秸稈等農林廢棄物超過40萬噸,能夠產生5億元的經濟效益,每年可節約3萬噸左右的木材使用量。

  近年來,銅陵市構建從秸稈到板材的產業化收儲利用一體化模式,依托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經紀人,建立秸稈標准化收儲站27個、堆放轉運點212個,年收儲利用稻麥秸稈60.5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03%。

  近日,在績溪縣板橋頭鄉的徽盛生態養殖家庭農場,記者看到,牛舍裡的小黃牛正在吃著從農戶家收來的秸稈,養殖場負責人陳笑飛正在打包牛肉對外銷售。

  “我們家養的小黃牛常年吃優質秸稈,肉質鮮嫩,風味獨特,價格也比市場上的肉牛價格高。”陳笑飛對記者說,農場採用先進的秸稈發酵技術,將秸稈轉化為小黃牛的高品質飼料,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如今,該養殖場的養殖規模從當初的十幾頭小黃牛到現在的一百多頭牛,農場收入也增加了數倍。

  近年來,績溪縣深挖本地小黃牛養殖優勢,建起“收、貯、運、加、銷”秸稈綜合利用體系,鼓勵養殖場購置和建設與養殖規模匹配的秸稈處理加工設備及秸稈青貯氨化設施,孵化出徽杭生態家庭農場等一批養殖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目前,全縣小黃牛飼養量已達1.55萬頭,年出欄0.8萬頭,產值2.8億元。

  “無廢城市”建設不僅要提升固廢利用處置能力,還要將“無廢”理念深植城市發展與居民生活之中,化作一個個觸手可及、可觀可感的生活場景。

  4月5日,記者在合肥市蜀山區蜀麓苑社區廣場上看到,一台綠色的智能回收機格外醒目。社區居民手持各類可回收物有序排隊投遞。

  該社區居民王女士把提前分類好的黃板紙、塑料瓶分別投入回收機。迅速精准稱重后,她很快收到按照實時價格核算的錢款。整個過程不到3分鐘。

  “既環保又能增收,大家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王女士說,該機器可以回收紙品、塑料、金屬、織物等,每公斤0.2元到0.6元不等,價格還會隨著市場價格浮動。

  蜀麓苑社區還成立了由社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居民組成的志願服務隊,持續開展環保宣傳活動。越來越多的居民使用手提袋等可循環利用的物品、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綠色出行,主動踐行“無廢”理念。

  隨著合肥市“無廢城市”建設深入推進,智能回收機正從“新鮮事物”變為“社區標配”。截至目前,合肥市已布設1000多台智能回收設備,構建起覆蓋城鄉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

  2024年,安徽省制定實施《安徽省“無廢城市”建設行動方案》,在全省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BB视讯官方入口截至2024年底,全省80%的國家級園區和75%的省級園區完成循環化改造﹔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95%以上,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3%﹔全省共建設無廢景區、無廢工廠、無廢社區等“無廢細胞”3014個。“無廢”理念正春風化雨,推動著綠色與發展“雙向奔赴”。

  “下一步,我們將推進我省固體廢物源頭減量、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著力推動無廢工廠、無廢園區等‘無廢細胞’建設,積極探索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新路徑,加速實現全省域‘無廢城市’建設。”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負責人說。(記者 羅曉宇)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